記者許瑞瑜/台北報導
因為還有亞運夢,去年邁入而立之年的羅佩琳一直堅持著。為支撐夢想,在多所學校兼任教練,空檔也在餐廳打工的她,今天在大阪木南道孝田徑紀念賽400公尺跨欄,飆57秒87終於達亞運培訓標準後激動落淚。
這次比賽,羅佩琳一樣是靠團隊辛苦找來的資源,代表萬泰科技出賽的她,以57.87秒重返歷年第二傑,也將自己2017年全運創的個人最佳成績58.15秒,往前推進至58秒內,持續為前進亞運的目標衝刺。
國內很多選手上了大學後成績就卡關,大學畢業後直接投入工作也是常態,但自律的羅佩琳很不一樣。5年前便開始當教練的她,不只是中央警大田徑隊教練,也教國小、國中,空檔還在餐廳打工。重點是,一直維持正常訓練。
「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啊,擔任教練同時也激勵自己,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學生們的榜樣,維持選手的身份,可以讓我更貼近學生們的想法,在他們卡關的時候,更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他們。」她這話說得輕巧,但其實真的很不容易。
去年受傷的羅佩琳,今年開季便展現強大的企圖心,在國內賽事屢破大會紀錄奪金,上個月新加坡田徑公開賽奪下生涯首面國際賽金牌,讓她信心大增,今天終於飆進58秒內,心心念念的亞運夢終於現出曙光。
羅佩琳透露,此行目標就是58秒,她提醒自己,要把每個欄的策略與節奏做好。
「通過終點的時候看到第一名選手是56秒,我心想說自己應該有58秒頭,看到57秒時嚇了一跳,驚喜來得太突然,原本還忍住沒哭,但看到團隊在門外迎接我,真的忍不住落淚,我們一起做到了。」她說。
雖然58秒是亞運參賽標準,但按照田徑協會遴選辦法,2026年名古屋達標期程是114 年5月27日至115年6月15日止,6月7日、8日臺灣國際田徑公開賽,羅佩琳將正式挑戰亞運參賽標,朝叩關亞運的目標勇敢前進。
羅佩琳說,她很感謝團隊願意信任30歲的選手還能夠突破,幫助她找到訓練的模式及萬泰科技、永齡基金會、FOOTER、濰視眼科等贊助商,讓她透過國際賽高強度的刺激,更能面對大賽壓力並檢視訓練的成效。
《敢動傳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