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許瑞瑜/專訪
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。」從比建中難考的竹科實中畢業後,髮夾彎選擇國體大,一秒變體育生的林翊凱坦言一度撐不住但不後悔。如願達標國際賽,他說:「值了!但還不夠,我想站上亞錦賽和世大運頒獎台!」
114年全大運田徑賽公開男子110公尺跨欄決賽,國體大林翊凱13.71連莊,正修科大謝元愷13.81第二,國體大謝俊彥14.11第三。
全中運「雙ㄎㄞˇ大戰」首度在全大運上演,G1由林翊凱獲勝,這是他繼新北青年盃、大專田徑賽後,第三度在成人欄贏謝元愷。但林翊凱說自己沒想要贏誰,目標是突破個人最佳,把自己當最大的敵人,但求穩定自己的成績,放眼國際。
高中時是竹科實中全中運田徑唯一代表,畢業後加入跨欄名師王國慧門下,從普通班生一秒變體育生,對林翊凱來說,一點也不容易。「高中時我真的練太少,大一時一度練到撐不住,後面才慢慢跟上進度。」
「後悔嗎?」我問。林翊凱毫不猶豫回:「不後悔!能夠達標亞錦賽和世大運,這一切辛苦都值得了!」他坦言高三時心就已在田徑上面,2022年受訪時他就說:「相較起來,我覺得讀書比較痛苦,反而在運動場上我快樂很多。」
雖然有世俗眼中更好的選擇,林翊凱決定選擇國體大勇敢追夢。「高中時練田徑和讀書占比6:4,現在9:1,上大學自律很重要,我每天6點起床,6:30晨操,接著上課,我幾乎不蹺課,下午兩點半練到5、6點,其餘時間做治療。」
U20亞錦賽和U18世中運都拿第四,和獎牌擦肩過,沒比過成人國際賽的林翊凱,對亞錦賽和世大運充滿期待。「我想去見見世面,看看國際級好手是如何熱身、做賽前準備,也讓自己心態更成熟、穩定一點,更希望可以拿牌。」
在國體大雕琢兩年,林翊凱身形明顯比以前精壯,技術也更細膩。「以前爸爸教的是大方向,國慧老師則是著重細節,比如說上欄的角度、欄間的跑動和重心等等,都要一趟一趟去調整,用肌肉記憶去記住對的感覺。」
今年春季盃以13秒58創最佳躍歷年第三傑,全大運劍指陳奎儒的大會紀錄13秒50未果,他坦言太想破大會,太急躁一直撞到欄架。「贏和輸不是最重要的,如果輸,但有跑出13.50左右,那OK,像這樣雖然贏了,但沒跑好,還是不開心。」
魔鬼藏在細節處,在教練王國慧和學長陳奎儒指導下,林翊凱自覺最大的進步是,可以讓自己心靜下來,更冷靜地去處理欄架技術。「但重心還是太低,老師說我有點像坐著跑步,我知道怎麼做,但有時還是會忘記,還沒變成習慣。」
有實力相當的對手互相刺激,林翊凱覺得很幸運。「元愷頂著壓力出國,在短時間內做好調適拿到金牌,這是很多同齡高中生做不到的,我也很期待新科亞洲U20紀錄保持人吳育廷明年加入大學戰局,大家一起進步,很棒!」
想一千次,不如拿出勇氣做一次!期待從小學鋼琴,國高中都唸升學名校,聽自己的心,跟著感覺走在大學變體育生的林翊凱,能在亞錦賽和世大運,繼續跨出絢麗彩虹。
精彩運動報導盡在《敢動傳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