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動傳媒Logo

選手視角》五千里路雲和月 丁庸鵬挑戰橫貫歐洲大陸 和自己的極限對話

2025-08-22
觀看次數:259

丁庸鵬騎了20天又21個小時終於抵達終點羅馬尼亞康斯坦察(黑海)。圖文/丁庸鵬(超長程騎士)

這是我第二次挑戰歐洲最艱難的無支援賽事——Transcontinental Race(橫貫歐洲大陸自由車賽,簡稱TCR)。

TCR和一般比賽最大的不同是,參賽者必須完全自助,不得藉由任何外力幫助,也不可以和其他選手長時間騎在一起,路線需自行規劃,並且必須通過官方指定的檢查點與特定Parcours段落。

出發點西班牙聖地牙哥大教堂廣場。大部分時間,選手都必須在戶外休息甚至露宿,無法依賴旅館或補給車輛。這些規定,讓比賽更像是一場對體能、意志與獨立求生能力的極限挑戰。

2023 年初次參賽時,因為車架在運送途中受損,比賽當天才拿到臨時借來的車子,變速系統、車架尺寸、裝備配置都不合適,從一開始就伴隨著不適與腳痛。雖然最後咬牙騎到希臘,離終點只剩幾百公里,卻因雙腳的傷痛被迫退賽。

路線圖。今年再度出發,帶著在比利時修復好的戰駒與熟悉的裝備,從西班牙聖地牙哥啟程,先抵達號稱世界盡頭的 Fisterra,再一路穿越法國、義大利、阿爾巴尼亞、北馬其頓、塞爾維亞、保加利亞,最終到達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。

這段從大西洋到黑海,總長約5,000公里的長征,爬升超過55,000公尺,途經5個檢查點與8段指定Parcours,其中約600公里都是各式各樣的Gravel路段。

騎經阿爾巴尼亞科發所塔納國家公園。

比賽第三天,西班牙爆發熱浪,高溫一度飆到攝氏47度,直接把我的GPS碼錶熱當,導致在路線導航上完全迷失。最後只能靠手機一路摸索,直到在畢爾包找到自行車店幫忙重新設定,才讓碼錶恢復正常並回到正確路線。

但也因為這段嚴重的延誤,讓我錯過了CP2與CP3的關門時間。為了追回進度,我幾乎減掉所有休息,一天硬是騎了350公里,才在CP4關門前最後一刻趕到。當我抵達時,整個廣場的群眾與工作人員都熱情地鼓掌歡呼,讓我瞬間忘記了這一路的疲累。

礫石路段讓人吃盡苦頭。因為幾乎沒什麼Gravel經驗,一開始我騎得非常吃力。看著歐洲選手在顛簸的碎石路面上飛快前進,甚至騎完Parcours還能再續航一兩百公里,真的讓人佩服。反觀自己,每完成一段就幾乎耗盡體力。

印象最深的,是義大利Siena附近長達100公里的Gravel Parcours,坡度落在 5%~19%,剛開始只能下來推車,但最後硬逼自己上車學著騎。整段路花了八小時才完成,狼狽卻也成長。

這些Gravel不只考驗體能,還造成無數人DNF(未完賽)。有人是身體撐不住,有人是摔車受傷,也有人是設備被震壞。我自己摔了七八次,雙腳滿是傷口,還遇過自畫地圖誤入雜草淹沒的產業小徑,只能憑著GPS 在草叢裡硬騎出一條路。

得之不易的臨時簽證。比地形更意外的挑戰,竟然是簽證。因為把Slovenia(斯洛維尼亞)與Serbia(塞爾維亞)搞混,誤以為中華民國的護照能免簽入境,結果在邊防被攔下。無奈又踩了70公里折返北馬其頓,試著臨時申請簽證。

原本翻譯官說絕不可能,但經過我一次次拜託與說明,領事館的官員們最後破例,當場核發一張5天簽證,費用僅台幣83元。甚至還主動致電邊防通知放行。這張「當日申請、當日核發」的簽證,恐怕是全台唯一,成為這趟旅程最戲劇性的插曲。

比薩斜塔。因為這段延誤,我的名次大幅落後,但還是咬牙趕路。7月27日晚間出發,歷經20天21小時,終於在8月17日下午抵達終點。雖然比第一名整整慢了十天,但能完成這趟從大西洋到黑海的跨歐洲挑戰,已是我人生中重要里程碑。

TCR,讓我再一次看見歐洲濃厚的自行車文化,也讓我突破了自己的極限。或許速度不快,但這趟旅程,對我來說,就是最好的勝利,因為TCR不只是比速度,而是和自己極限的對話。

精彩運動報導盡在《敢動傳媒》

- 分享本文至 -

Tags

#選手視角 #丁庸鵬 #橫貫歐洲 #挑戰

自由車・最新報導

回到自由車列表

敢動動態

2025 © 敢動傳媒 Braveath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