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者許瑞瑜/專訪
「要當打不死的小強,才能成功!」腳掌骨折後流了不只一公升眼淚,術後只丟出15公尺多的陳宜助拍斷腳骨顛倒勇,在全大運以18公尺11躍居男子鉛球歷年第三傑後說:「謝謝大家不放棄我,也感謝沒放棄自己的我。」
114年全大運田徑賽公開男子鉛球決賽,去年因為受傷缺席的臺灣體大陳宜助,以第二擲的18.11公尺,繼112年後再登王座,清華大學薛貿鴻17.82第二,北市大學羅堂輝15.98第三。
這個成績,對陳宜助有極其特殊的意義。他的右腳掌在2023年全運會前就有骨裂,但為了拚全運包起來繼續練,2024年春季盃以17公尺63創最佳後,以破18公尺為目標,但3月赴中國移地訓練時骨折,人生從彩色變黑白。
選手最怕的就是受傷和動刀,陳宜助坦承當下很沮喪。「但醫生說我的狀況一定要開刀,才有可能會好,既然遇到了,也只能勇敢面對,在和教練討論後,決定在6月開刀,一開始腳掌得用石膏固定住,連正常走路都不行。」
經過難熬的漫漫復健路,去年12月中旬,陳宜助終於再回到他最愛的的鉛球場。「結果剛開始時竟然只丟15公尺,超崩潰的。讓我很懷疑,自己真的可以嗎?真的還能回得去嗎?」
雖然2、3月時逐漸找回手感,但陳宜助坦言,在做彈跳、旋轉、跑步等有關踩蹬的動作時還是有陰影,很怕腳掌會再斷掉,尤其是投擲瞬間。教練薛聖融所說:「要當打不死的小強,才能成功!」這句話,成了他的心靈雞湯。
傷後再出發,很想成為爸媽驕傲的陳宜助壓力很大,他不斷跟自己對話:「不要去設想結果,把該做的做好,剩下的就交給命運。」終於以18公尺11創最佳躍歷年第三傑,復健的辛苦和一公升的眼淚沒白流。
能夠重新站起來,陳宜助充滿感恩。「謝謝田徑協會葉政彥理事長、吳清標副理事長、王景成秘書長、潘瑞根老師、蔡尚智老師、薛聖融教練和爸爸媽媽一直鼓勵我,給我信心,讓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。」
「田徑這條路很辛苦,但這是自己選擇的路,可以不斷挑戰自我,很有成就感,我不後悔。運動員受傷在所難免,但也是個歷練,可以讓自己更沈穩。」接下來要繼續朝19公尺大關邁進,自認心態比以前更成熟的陳宜助說。
下方為2020年10月的報導:
田徑》先天性腰椎骨裂的陳宜助 把鉛球當信仰盼為國爭光
.jpg)
記者許瑞瑜/板橋報導
三重高中陳宜助說,鉛球不只是一種運動,而是信仰。對鉛球情有獨鍾的他面對籃球隊招手不為所動,雖曾因先天性腰椎骨裂休息了三個月,還是不放棄。「希望有機會入選國手,像張銘煌老師一樣為國爭光。」
109年新北市城市盃全國田徑公開賽,6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進行第三天賽事,三天下來共有53 項 222人次破大會紀錄,亞洲標槍一哥鄭兆村也將在7日上午10時登場。

高男鉛球決賽,新北市三重高中陳宜助17.50破大會稱王,臺中市后綜高中廖杰陞16.10第二,新竹市成德高中胡少豐16.00第三。高女鉛球決賽高雄市仁武高中趙翊亘13.63也破大會。

高三的陳宜助國一開始練鉛球,身高高人一等的他,國中時便有籃球隊招手,但陳宜助說:「我就是喜歡鉛球,鉛球對我來說不單單只是運動,而是信仰,所以我完全沒考慮要加入籃球隊。」
精彩運動報導盡在《敢動傳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