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許瑞瑜/台北報導
第四屆長明賞頒獎典禮今天登場,旅日小將簡子傑、徐苡絜脫穎而出,分獲最佳男、女運動員獎,潛力獎得主田睿祥透露,明年也將旅日,成為日本體育大學交換生。
「田徑界奧斯卡」長明賞今天在國家戲劇院大廳頒獎,大會邀請「晴天影像」導演葉天倫設計開場秀,以四季象徵選手跑步生涯從一開始的嶄露頭角、揮灑汗水、追求挑戰、沉澱積累收穫成果,為超越自我奮步向前的心路歷程。
多才多藝的入圍選手游雅君和董家琪,也首度在國家戲劇院獻出鋼琴演奏,用悠揚又激昂的琴聲,祝賀所有入圍選手,也讓大家見識到運動員的另一面。
本屆長明賞共有35位選手入圍,遴選項目包括5000公尺、10000公尺、半程馬拉松與馬拉松,首度入圍選手有11位,並有14位選手連續4屆入圍,一直堅持在賽道上。
17歲旅日小將簡子傑5000公尺13:58:51,10000公尺29:22.21都是歷年第二傑,5000只差全國紀錄4秒,10000也只差許績勝保持30年的全國紀錄(29:12.1)10秒,獲得評審委員一致肯定,最佳男子運動員獎實至名歸,獎項由父親簡招旺代領。
連續第四年進入決選的徐苡絜,不只在去年成為新科3000公尺障礙全國紀錄保持人,5000公尺和半程馬拉松也雙雙突破個人最佳,其中5000公尺17:17.57是2024年年度最佳。「接下來我想往更長的距離發展。」她說。
近幾年飽受跑者膝、長新冠、阿基里斯跟腱病所苦的田睿祥,台北馬拉松同時也是正式半馬初體驗,就以1小時07分18秒打破U20全國紀錄,獲頒潛力獎。教練許績勝透露:「明年田睿祥會成為日本體育大學交換生,繼續精進自己。」
長明賞評審團代表許績勝指出,評審團的評選重點是選手於國際舞台的表現及穩定度,並從個人成績進步幅度與其奮鬥歷程,綜合評估其貢獻與潛力。期盼每位入圍者都能持續精進、挑戰極限,為臺灣長跑界書寫更加閃耀的新篇章。
長明賞總召集人潘瑞根表示,長明賞成立目的除了以獎項及獎金鼓勵國內優秀的長跑選手,更希望成為選手們的後盾與橋樑,媒合運動員和企業多元合作,幫助運動員攜手企業共同運用影響力改變臺灣長跑環境,推動ESG運動公益。
長明賞本屆贊助夥伴跨及各大領域,包括台北長跑扶輪社、南山人壽、地平線整合運動公司、貝立德股份有限公司、森林跑站、真男人文創商行、晴天影像、耕建築、文洋禮品等逾40家企業單位等,一起投入ESG及運動公益。
長明賞是由臺灣長跑競技網及社會永續發展推廣協會發起,以國內第一位參加洛杉磯奧運馬拉松項目的長跑名將陳長明為名,每年評選男、女長跑選手各一名頒發15萬元獎金,最佳潛力獎頒發5萬元獎金。